網頁

2018年10月28日

引發事件

寫劇本的你不可不知一齣戲的「引發事件」(inciting incident),推升情節的第一件事;它會使整齣戲開始動起來、起變化,改變人物之間原有的狀態。少了它,你的戲會顯得平淡而乏味,因此對於寫劇本而言,它是無法忽略的重要大事。

戲開場了,一對夫妻坐在咖啡廳裡慶祝他們十週年結婚紀念日,兩人你儂我儂,甜蜜恩愛,正計畫著二度蜜月。忽然,闖進一位女人,來到他們面前,指控男人始亂終棄,把她肚子搞大以後便甩了她,不接電話更不聞不問,宛如人間蒸發。她將手機秀給男人的妻子看,螢幕上秀出一張張兩人的親密照以及你來我往的鹹濕對話,證實自己所言不假。妻子問丈夫認不認識這女人,丈夫無言;妻子問丈夫是不是照片和對話的當事人,丈夫無語;妻子問丈夫這女人說的是不是真的,丈夫沉默。妻子霍地起身,抓起皮包衝出咖啡廳,頭也不回地走了,留下他和他的小三。

女人向妻子證實自己是小三,便是這齣戲的「引發事件」。它是開場後發生的頭一件事,引發了這對夫妻改變他們的原有狀態;原有的甜蜜走了味,原有的恩愛變了調,原本的十週年結婚紀念日不歡而散,正在計畫的二度蜜月中斷了、擱置了,甚至變成了諷刺。換言之,它使人和人之間的關係起了變化,如同平靜無波的大海開始掀起波浪,因而使劇本變得更有看頭。

以《家》為例,「引發事件」在於十七歲女兒向母親坦承懷孕,改變了母女原有的和諧。如果沒有這件事,這家人會圍坐在一起吃著他們的週日午餐,就和平常一樣;如果沒有這件事,全家人會邊吃邊說些笑話,飯後洗碗、休息、看電視,各忙各的,相安無事;如果沒有這件事,十七歲女兒的秘密會繼續埋藏心底,惴惴不安地想著將來漸漸變大的肚子,卻不知所措。相反地,正因為有它,母親才變得既憤怒又擔憂,才變得飯也不吃了而獨自收拾著餐具進廚房,才變得無法融入那個原本和樂融融充滿歡言笑語的餐桌。正因為有它,整齣戲開始動起來、起變化了。

自舞台劇改編為電影的《誘‧惑》(Doubt)描述上個世紀六零年代美國紐約一間天主教中學的神父疑似性侵男學生。這部全長約一百分鐘的電影,在第二十九分鐘左右,出現了「引發事件」:詹修女目睹費神父將男學生的白色內衣悄悄地放進了男學生的置物櫃。從此之後,詹修女和費神父改變了原本單純的同事關係,而那位從詹修女口中得知此事的校長不相信費神父的解釋,將他視為不可饒恕的罪犯,使兩人之間劍拔弩張,互不相讓。換言之,這部電影的前二十九分鐘在建立背景、刻劃人物性格、為情節埋下伏筆;到了第二十九分鐘,便丟出「引發事件」,改變人物,推升情節。

它可來自於主角,例如坦承懷孕的十七歲女兒;可來自於其他角色,例如咖啡廳的小三、發現神父和男學生關係不單純而跑去向校長報告的詹修女;它可來自於外力,例如颱風、地震、火車出軌等等。你可以選擇火車意外翻覆而使壽星送醫急救、無法出席自己的慶生餐會,作為你劇本的引發事件。

我喜歡將「引發事件」戲稱為「香蕉皮」:原本在路上走得穩穩的行人踩到了香蕉皮,導致重心不穩地滑了一跤。香蕉皮改變了行人走路的現狀,使行人踉蹌、歪斜、摔倒、狼狽,甚至鼻青臉腫。沒有香蕉皮,行人會一直走、一直走、走得穩穩的,什麼狀況也沒有,但,劇本不能始終停留在穩穩的狀態。一齣戲之所以有看頭,便在於生動、有變化以及人物如何面對、因應那樣的變化,而這正是「引發事件」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以前我老師沒有教我的,我現在教你。你大可反駁我,說有許許多多這樣那樣的劇本並沒有「引發事件」。依然是那句老話:我在教你蹲馬步、練基本功;如果你連馬步都蹲不好卻想飛簷走壁、一步登天,那你會摔得遍體鱗傷。還是從基本功練起,在你的劇本裡丟個像樣的香蕉皮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