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7年6月11日

劇本初稿討論

本學期的劇本課進入尾聲了。每位同學在期限內繳交一篇劇本初稿,並閱讀其他同學的劇本,將讀後感帶至課堂上分享。

依照劇本初稿的繳交先後,我們依序討論每篇劇本。首先由同學分享個人的讀後感(包括提問與建議),其次由作者針對同學的讀後感(包括提問與建議)進行回應,最後由我提出看法與精進之道。在我有意掌控時間之下,每篇劇本討論十五至十八分鐘,使每一篇充分討論而不逾時,也提醒每位分享者(包括我在內)在發表高見時能切題、精簡、長話短說、別說廢話。

我觀察到部分同學在分享個人意見時,會以「個人經驗」為依據,衡量劇本裡的人物、情節和言語是否合乎情理。沒錯,閱讀者不可能跳脫「個人經驗」之外來理解劇本,但我認為更重要的,是閱讀者必須進入劇本的架構內,設法在編劇所給定的範圍內去了解、去體會、去產生想法,這樣的討論才有意義。如果編劇明明只寫「老李有三個女兒」但閱讀者卻想討論「老李有五個外孫」,那麼討論將失去焦點,對於作者、讀者雙方並無多大助益。「老李的三個女兒怎麼沒生?老李應該有外孫!」類似的問題若能換個方式問,就好了:「老李的女兒可不可能沒生?可能!」好,如果答案是「可能」,那就別管老李的外孫了。這不是重點。這在劇本架構之外。讀者應待在劇本架構內,而不是替作者架構出一個不在作者計畫之內的世界。

換言之,讀者應以「可能性」為依歸。老李的三個女兒可能沒生。老李可能把財產分給三個女兒。老李可能分得不公平。老李可能因為小女兒說不出甜言蜜語而氣到不把財產分給她。對,我可能說的是《李爾王》,李爾王的外孫不是重點,女兒才是重點。他可能被大女兒二女兒趕走,可能流浪在外,可能發瘋。在戲劇裡,只要有「可能性」,戲就成立。如果你信誓旦旦地說:「我的生活經驗裡沒有李爾王這種人,太不真實了!」那麼,你幾乎無法讀任何劇本。相信在這世上沒幾個人的生活經驗裡有過「弒父娶母」吧,但這是經典悲劇《伊底帕斯王》的主要內容!在這齣戲裡,伊底帕斯王有沒有可能做出這種事?可能!

因此,一個童年受創的人可能精神分裂,一個嬌柔的女人可能偽裝成陽剛的男人,因情傷而絕望的陌生男女可能透過對方尋求慰藉與救贖,一個鬼魂可能回到陽間尋找戀人……只要有「可能」,戲就成立。編劇創造的本是一個想像的世界,有它的前提與框架,而讀者便是以此前提為前提,以此框架為框架,把自己丟進去欣賞、體驗、享受,如同透過一副望遠鏡看世界,它明明設定的是一公里,那就不必質疑為何不是五公里!

把握這個貌似簡單的道理,劇本的討論與讀後感的分享才有意義,才是真正實在的回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