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台灣應用劇場中心便著手規劃了今年的論壇小戲。當時和夥伴們聊到要做的題目時,有人想做「長照」,有人提勞工,而我則是選擇都更。定劇名的時候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當時這齣戲被暫定為《都更誰的家?》。過了一段時間,發現這劇名挺不賴的,那就別改了吧!於是《都更誰的家?》便拍板定案,成為今年八月中旬演出的劇名。
為什麼選都更?我的生活和都更並沒有直接關連,而對於都更的認識,多半看報或新聞得來,可謂一知半解。事情發生在某日黃昏,隔壁鄰居來按鈴。他說,最近台北市政府在鼓勵都更,只要我們動手讓老屋翻新,不但能獲得政府的獎勵,而且以目前房價節節高升的情況看來,將來我們翻新後的房子一定比現在更值錢。滔滔不絕的說完以後他問我:「難道你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嗎?」看我猛搖頭,他顯得難以置信。我問他:「如果像你說的拆掉重蓋,那我們要搬去哪住?」但他好像沒把這問題放在心上,神氣活現地答道:「頂多撐兩年,很快啦!」鄰居走後,我關上了門,感到有些不對勁,但說不上來。這次對談算是我的都更初體驗,但整件事並沒有繼續往下走,而這位鄰居的突發奇想,後來也沒有下文了。
不過,這次對談留給我很深的印象。或許是戲劇癖好使然,有時我會把生活中真實的人物給戲劇化,也就是將他視為某種劇中角色來理解。我推想,這個角色有都更的實際需求,例如,他看上了只升不跌的房價,他家裡有老人家而需要電梯以便上下樓,他嫌房子舊又不堪整修……等等。一番胡思亂想之後,或許又是戲劇癖好使然,我將視線對準自己。我發現,我和他這個角色,對於看待這棟公寓的方式,截然不同:我不會站在「經濟」的角度看房子,什麼保值啦、房價啦、地產啦、投資啦等等更是陌生,這或許是我從來不看《經濟日報》的原因。房子對我而言,就是住的地方。當我出門忙了一天,會想到它;在外地遠遊的時候,會想到它;生病,更會想到它;每天行程的終點,幾乎是它。我和它在情感上的連結是大於一切的。如果有人出很多很多錢要我賣,我會覺得有一塊是賣不掉的,就是它帶給我的記憶。記憶對一個人,尤其對我而言,是重要的。當我偶爾看見電視劇在玩「失憶」的橋段時,總感到全身不對勁;我很怕自己是那個失憶的角色,因為失憶彷彿和死了沒兩樣。
所有的都更新聞,除了鬧烘烘的對峙,鮮少看見住戶的故事。其實他們就像我和我的隔壁鄰居,對於房子是什麼、家是什麼,有不同的想法。我想,當初我會選擇都更作為論壇小戲的題目,很可能是那次對談激發了我對於房子、家,以及鄰居之間各持己見的好奇,而想進一步的探究並藉由做一齣戲表達出來。
這就是《都更誰的家?》最初的創作背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