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本劇的人物關係:一名五、六十歲的教授教一位十八歲想考博士班的學生。他們上的第一課是數學,而且是加法。教授發現加法對於學生而言是輕而易舉的,因此當問過「一加一等於多少?」而得出正確解答之後,教授決定問「深一點的題目」:
教授:再做一個深一點的題目:二加一等於多少?
學生:三。
教授:三加一?
學生:四。
教授:四加一?
學生:五。
教授:五加一?
學生:六。
教授:六加一?
學生:七。
教授:七加一?
學生:八。
教授:七加一?
學生:還是八。
教授:非常好。七加一?
學生:還是八。
教授:太完美了。太優秀了。七加一呢?
學生:還是八。不過有的時候是九。
教授:太傑出!真是太傑出了!你簡直太高明了。我熱誠地恭喜你,小姐。我們沒有必要再繼續下去。對於加法,你已經是一位權威了。現在來試試看減法。如果你還不太累的話,告訴我,四減三等於多少?
(Eugene Ionesco原著,鴻鴻翻譯。頁17-19)
這段對話非常簡單,簡單到任何一位讀者可能讀過、笑過,就翻下一頁了,但我覺得它簡單得有深度(很矛盾的措詞),換言之,劇作家還真出了一道「深一點的題目」考我們讀者:為什麼「七加一?」被重複問到第三遍以後,學生的答案會變得有點另類:「還是八。不過有的時候是九。」
看得出來,學生對於「七加一」是多少,沒有像先前那般確定,甚至懷疑八可能不是正確答案,而冒出一句「不過有的時候是九」。也就是說,在教授的反覆提問下,學生對於自己確切並相信的答案打上了問號。
這就是教育。這種你來我往的一問一答,在課堂上、在師生關係中,太常見了。碰到這種情形,一般人難免會打上問號而不禁去想:「如果八是正確答案,為什麼老師還要重複地問?……喔,可能八不一定是正確答案!」
換言之,學生開始對自己反思與質疑了。這種反思與質疑可能是進步,但也有可能是陷阱。在「七加一」的題目中,很顯然的是陷阱。學生掉進了教授的提問邏輯與框架,並隨之起舞,因此,隨即登場的是一連串的教育災難。
p.s. 補充一點,不同的讀者會有不同的解讀。有人覺得:你幹嘛這麼嚴肅?學生說:「還是八。不過有的時候是九。」只不過是在開教授的玩笑。她是以一種幽默的方式在暗示教授:「這你問不倒我,換下一題吧!」因此,她說這句話的口氣是輕鬆的,態度是自信的。所以教授聽懂了她的意思,才會接著說:「太傑出!真是太傑出了!你簡直太高明了。……」對於這種解讀,我覺得也挺有趣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