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使沒得台北文學獎,陳建成《日常之歌》仍是 2014年最値得閱讀的劇本之一。
核災後的社會。一間被廢墟包圍的家屋。一個父親缺席的家庭。女主角時芬的父親在兩年前因於核災現場善後而染病,一年後去世,而又過一年後的祭日,時芬與母親憶起了他生前最愛的木瓜,故事由此展開。時芬有個交往逾五年的男友子青,兩人已論及婚嫁,卻因這起毀滅性的災難而延後了婚期,兩人關係也愈益疏離。《日常之歌》僅用了三個角色,譜出了一首感性抒情卻驚心動魄的輓歌。
書寫核能議題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在台灣,它是高度專業也是高度政治的議題,最淺薄的方式就是把它處理得慷慨激昂、哭天喊地,而偏偏這是許多人認為深化議題、喚醒行動的手法。兩年前我曾看過一個戶外演出,劇終前一群演員站在台上對著觀眾大喊:「要行動!要行動!」當下我看戲的興致冷掉一大半,心裡想著:「對,我們要行動,而你們,卻站在台上。」這並不是在諷刺台上的演員是說話的巨人、行動的侏儒,而是在反思一齣關於社會議題的演出是否非得如此,非要搞得觀眾血脈賁張、酒酣耳熱方肯罷休。
《日常之歌》走的是另一條路。劇本異常的低調、冷冽,令讀者哭不出來更笑不出來。當然,讀一個哭不出又不好笑的劇本是痛苦的,因為讀者的情緒沒有出口,讀著讀著,心裡有一股悶;悶,卻想讀下去,可見作者的厲害。作者像是一個冷靜的實習醫生,默默記錄著三個角色的尋常生活與互動,微妙的心理變化。例如,活在父逝與核變陰影中的時芬因擔心生下畸形兒而告訴自己不能有小孩,儘管她心嚮往之而經常注意小孩的新聞報導;她與男友漸行漸遠,從食物尋求慰藉,不顧身材走樣,寧願在超商待著也不在男友家過夜,後來,她不顧母親的反對,決定加入「聯盟」,希望自己在被未來「摧毀」之前能做點事──僅止於此──沒有咬牙切齒的社會控訴,而是回到個人的生命與選擇上。劇本聚焦於角色的日常,不僅沒有犧牲議題的批判性,反因具體落實於生活,而強化了批判的力道。讀者會問:「難道這就是我們想過的生活與將來的『日常』嗎?」作者一方面向讀者展示了核災的恐怖與末日的景象,一方面為「反核」提出了大膽而具前瞻性的創作方向。
劇本的語言技巧値得一讚,但有些地方寫得太「閃」了。沒錯,我認為這是缺點。母女、男女朋友之間,皆不乏閃躲對方問話、搭腔的段落,以迴避交流與關係的進展。我認為部分台詞的經營太刻意了,如果我身為母親,看見女兒一直轉移話題,我會停下來:「時芬,妳有什麼問題?正面回答我,不要這麼閃,好嗎?」當然,作者應不會把它寫得這麼直白,而是想辦法化為潛台詞。
《日常之歌》將由創劇團於四月搬演。我希望讀到本文的你買一張票,欣賞這齣戲,支持一位努力筆耕的劇作者,支持一個好劇本。
但願,《日常之歌》描寫的那些日常與輓歌,永遠不會在台灣發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