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2年4月27日

好劇本(3)

上課時我播放阿莫多瓦的《悄悄告訴她》(Talk to her)。我問學生:「在場有沒有人未滿十八歲?有的話請離開,本片有三點全裸。」學生聽完了哄堂大笑,有些笑聲中帶著一絲興奮與期待,我接著說:「觀賞之前只有六個字提醒大家:專心看,用心看。」

電影播畢,教室燈亮,學生們一臉迷惑,剛才的哄笑已不復見。我在黑板上寫下1,4,7,10四個數字,請學生選擇:「滿分是十分,你覺得能看懂電影幾分?」結果,沒人選十分,部分學生選七分與一分,多數選四分。我說:「大部分的同學都很謙虛,覺得對本片的理解力不到五成,但請放心,選擇一、四、七的同學都是很常見的觀眾反應,如果你選擇十分的話,證明你已經不需要上這堂課,可以離開教室了。」

對一般觀眾而言,《悄悄告訴她》很容易「看不懂」,但很特別的是,這部片一點都不悶。有些電影因為拍得很悶所以看不下去,有些電影因為看不下去所以覺得很悶,《悄悄告訴她》既不悶又不會看不下去(從全班沒人打瞌睡便可得知),卻令人「看不懂」,確實很特別。我說,在眾多國際級導演中,阿莫多瓦是給我最多啟發的電影導演之一,他總能在電影的「藝術性」與「商業性」之間建立自我風格並且將他想說的傳達給觀眾。

一名男護士強暴了躺在病床上四年的女植物人,請問《悄悄告訴她》想要告訴我們什麼?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請學生首先發問,問一些關於角色的問題。有人問,為什麼男護士在看完默片之後要強暴她?有人問,為什麼女植物人最後醒了?為什麼男護士選擇自殺?

我提醒學生,如果我們要進一步理解本片,那麼,問一個好問題是必要的,但這並不容易,因為首先必須知道什麼是爛問題。例如,為什麼女植物人會出車禍躺在那裡四年?這,就是一個爛問題;這個問題就算你電影再看二十遍都不會有答案,因為那不是編導關心的重點。編導關心的不是女植物人為什麼會出車禍,而是她出了車禍以後有人在那裡不離不棄的照顧她。對於車禍,電影只很輕描淡寫的交待:她原本是舞者,有一天下雨沒去上舞蹈課,因為她出車禍了。

因此,為什麼她會出車禍,是個爛問題。作為觀眾不妨換個角度思考:她有沒有可能出車禍?如果有可能出車禍,對戲劇而言便足以成立,因為戲劇講究的是「可能性」,只要有這個可能,就行了、就對了。先避免問一個爛問題,才能篩選出好的問題,也才能從好問題中,更認識一齣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