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累積了一段時間的創作經驗,總會特別注意劇本有哪些好玩的事件,又是如何被鋪陳出來。
例如上次提到的《小太陽的願望》(Miss Little Sunshine):一個希望參加「陽光小美女」選美比賽的小女生和全家人一同開車到加州,踏上她的圓夢之旅。車子行駛於高速公路後來拋錨了,被送到修車廠。修車廠的老闆說車子太老,沒有零件可供換修,如果要趕著用,只能全家人推著它啟動。於是,這家人只好聽老闆的話,先一起推車,等車子發動以後,再先後跳上車。最後,車子發動了,他們成功地解決了這個小麻煩。
觀察這個事件,我覺得有趣。因為車子可以不拋錨的,劇作者讓車子拋錨,一定有用意;例如,車子拋錨以後,既定的行程會受到延誤,到達目的地的變數增加了,使小女生的圓夢之旅產生一些危機。除了拋錨,解決拋錨的方式也一定有用意。劇作者沒有選擇讓這家人換新車或者另尋交通工具,而是讓這家人一起推著這個拋錨的車,讓車子重新啟動。想像一下這個畫面,就不難猜出劇作者想要的是什麼:遇到困難,這家人是同心協力的;同心協力後,困難便迎刃而解。
這個事件與事件所營造的畫面,強調了夢想與親情的關係;這齣戲主要談的是夢想,但除了夢想,也有很大一部分在談親情,尤其是親情對於圓夢的正面能量。因此,患有色盲而飛行員夢碎的哥哥在家人的安慰下重新站起;在選美比賽中與其他對手尬舞的小女生因為舞蹈過於「低級」而被眾人嗤之以鼻的時候,靠的也是全家人的力挺而撐了過去。這些面對夢想所產生的低潮與困境,如同那台拋錨的車,需要大家一起推,才能再動起來,繼續走下去。
拋錨車的作用不只如此。這台車除了拋錨,喇叭還會不聽使喚的亂響,使警察出面攔檢。車子路邊停靠以後,這家人很緊張,因為他們不久前偷偷將爺爺的大體從醫院搬運上車,放在後車廂,而這是違法的。於是,這個原本看似天衣無縫的違法行為,由於這台車,而有了被繩之以法的危機。所幸,危機很順利地化解了。從劇作的手法上,這台車為這家人製造新危機的時刻是如此巧妙,運用上也如此合情合理(如果一台好端端的車忽然無緣無故的喇叭壞掉,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如果一個劇作者能將一個小事件玩得如此徹底,如同這台拋錨車,那麼一定能寫出好劇本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