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09年4月16日

續〈為愛朗讀〉

我很喜歡凱特溫絲蕾這個演員。當我說,我喜歡「某某演員」時,其實我已經在推崇她,不然的話,我會說,我喜歡「某某明星」。

對我而言,明星不等於演員。明星很可能只是花瓶。

凱特溫絲蕾一向不是花瓶。當年她演鐵達尼號,我就發現,她比李奧納多演得好,而且兩人的路數不同。當然到後來,李奧納多在我心目中也漸漸成為演員,因為,他的演技愈來愈進步,而且有目共睹。

凱特溫絲蕾演〈為愛朗讀〉,當然演得很好,但我認為,與其說她的演技更上一層樓,倒不如說韓娜這個角色,寫得太精彩了。任何一個女演員,看到韓娜這個角色,都會極力爭取的。人性中許多很複雜的成分,都集於韓娜一身。

有人說,韓娜自殺,是為了贖罪。我認為,這種看法太迂腐了。因為,她為了當年的集中營事件坐牢,被判了終身監禁,已經是某種程度的贖罪了,至少對韓娜本身而言是如此,不是嗎?她並不想以一死來贖罪,只能說,她的自殺連帶地、附帶地起到了某種類似於贖罪的效果。

再者,如果是為了贖罪而自殺,為什麼早不自殺晚不自殺,偏偏發生在坐牢二十年而好不容易可以假釋出獄之前,又在麥可來探望之後呢?顯然,她的自殺,和麥可是有關係的。

有人說,韓娜自殺,是因為對於愛情已經絕望。愛情固然有所影響,但還不至於致命。我認為,是麥可看待她的方式,使她絕望。

你可以允許戀人不再愛你,但你不容許戀人不但不愛你,還把你當壞人看,而且還是一個有了污點而永遠擦不掉的壞人。這樣的看待,不但無情,而且無義;這種絕情,才令人絕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