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重要的議題之一,是國家認同。
有一派主張,如果不是中華民國,台灣早被共產黨奪走了;另一派聲明,如果不是台灣,中華民國退無可退,早就亡國了。
國家認同的關鍵內容,便在於如何看待台灣與中華民國的關係。
1949年以來,兩者的關係可分為幾個階段:
1. 中華民國「遷」台灣;
2. 中華民國「在」台灣;
3. 中華民國「是」台灣。
當前,主張3者,愈來愈多。可見,隨著時間推移,中華民國與台灣愈走愈近,甚至是你儂我儂了。
當然,一定會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台灣就是台灣,台灣不是中華民國;也有人認為中華民國大於台灣,如同大餅包小餅,大餅並不等於小餅。
因此,當有人說:「台灣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聽起來雖然很順,但其中的意義並不單一,因為,其涵意有可能是:
1. 台灣「不是」中華民國,台灣本身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2. 台灣「是」中華民國。因此,台灣已是主權獨立的國家。
當然,對某些人而言,無論台灣是不是中華民國,台灣都不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因為:
1. 如果台灣不是中華民國,那麼台灣就連國號都沒有,無法稱之為主權獨立的國家。
2. 如果台灣是中華民國,以中華民國做為國號,那麼根據中華民國憲法,是以「自由地區」稱呼台灣。換言之,台灣是地區,不是國家。
第六問是:在台灣和中華民國的關係上,是否能有別於上述的界定方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