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09年3月19日

我看九降風

我去租了九降風的DVD回家看,看完最直接的感想只有三個字:我老了。

該片確實運用一些靈巧的小事與物件,鋪排七位高中哥兒們的友情和兩位女生對他們的愛情,也用了很聰明的方法——廖敏雄時代的職棒興衰和新聞主播相關的涉賭報導——建立1997年的時代感,但我實在無法苟同幾個我認為有些誇張的瑕疵。

一開場是七位好哥兒們一起坐在棒球場為時報鷹加油。放眼整個場景,我還以為是「學生包場」,臨時演員清一色是學生面孔的年輕人令我錯愕。我看過很多棒球賽,的確球場裡是年輕人佔了多數,但請注意,是多數而不是全部。

接下來更錯愕了。他們因為不滿一個判決而丟食物下場,引發現場球迷紛紛將手裡能丟的往球場丟,最後他們還丟了鞋什麼的,這件事引發校方關注,他們因此被記了過。

我覺得這段情節實在是荒唐極了。就算是穿制服去看球,就算是丟東西進球場,自從有棒球賽開打以來,我還沒聽說過有哪個單位(校方也好、球場管理者也罷)會小題大作到這種程度,會去告狀、進而處分這些個按耐不住情緒的學生球迷——尤其他們還是職棒的票房主力。大事化小都來不及了,息事寧人都來不及了,怎麼會無知到去告發而學生還因此受處分?如果真有這種事,早鬧上頭條了,不是嗎?

結果,學校教官處理此事,在人情上居然涼薄至此,一點也不體諒那是身為球迷的一時衝動,彷彿是會損及多大校譽似的而對學生記過懲罰。這個「記過懲罰」是很關鍵的事件,因為牽涉到人物後續的作為與衝突。但對我而言,這個關鍵卻是一個敗筆。

更扯的還在這裡。教官居然膽大包天,在「上課時間」廣播這些學生到教官室前集合。不知道這能代表多少人的經驗,但我的經驗是教官從來不在「上課時間」做出這麼無理取鬧的舉動;一旦這樣做,老師一定會抗議,因為這是在剝奪學生最基本的受教權。結果,我看到其他學生繼續聽老師講課,這些「主角們」被叫去罰站,站上空蕩蕩的長走廊。

我老了嗎?還是因為該片真能挑起某些青春的情愫而使人忘卻這些重大瑕疵?

兩個哥兒們相約城隍廟吃晚飯,因為那裡美眉多。因此,我期待能透過他們的眼睛,去看看有多少美眉。結果,廟前老街的美眉並不比他們兩人更多,被他們搭訕要電話的那位美眉,像是沒得選似的被挑中了。

一如學生包場的球場,該片主要問題便在於無法營造真實感的場景,尤其是需要中大型場面的場景。量的匱乏及細節上的不足,真實感便建立不起來。

不過,當我看到片尾廖敏雄現身,還是有不小的驚喜。這樣的安排留下想像的空間,輕輕地帶出哥兒們情誼的長存,如同這位永遠的棒球王子,在球團式微的職棒中依然穿著制服,孤獨地揮棒,精神永駐。

「輕輕地」帶出,是該片的一大特色。還好只是「輕輕地」,否則如果再下太多重拍,情緒濫灑濫放,該片會變成災難。這點取捨還是值得肯定的。

其他的諸如選角的粗糙、人物的扁平、調度的失控,不勝枚舉,暫先不說了。

附帶一提,片尾字幕播放的是張雨生的〈我期待〉。這首歌聽過很多人唱過,還是張雨生唱得最好。

好聽到想罵髒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