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2年9月14日

劇本的題材

學生向我求救。他們向學校提出一個圓夢計畫,打算要推一齣戲,但這齣戲推得並不順利,眼看就要半途而廢、走不下去了。

經我提醒幾個重點以後,他們又燃起了希望。首先,我希望他們回歸初衷:為什麼當初要做這齣戲?原本想達成怎樣的目標?現在還有沒有熱情繼續下去?大家應如何繼續走下去?思索過後,他們決定回到初衷,做原本想要做的事。

最大的難題是劇本。他們找不到劇本的題材。我提醒他們,什麼題材都好,最重要的是能打動自己;先打動自己,才能打動別人。他們很努力地討論了一段時間,準備了十幾個故事,最後仔細地發展出其中兩個:第一是關於外勞在台工作的故事;第二是關於西藏議題。他們說得口沫橫飛,我聽得津津有味。

問題來了。聽完了他們的故事之後,我問了一句:你覺得這兩個題材打動你嗎?好,這樣問太抽象了,換個方式說吧。你覺得有沒有非做不可的衝動?如果別人阻止你去做,你會不會想據理力爭,甚至不惜去吵架?在你的腦海裡,這些題材有沒有揮之不去的感覺,就像是愛上了某個人?是的,我想問的其實很簡單,就是你對題材有沒有熱情?如果有,又有多少熱情?

對於那些靠寫劇本養家餬口的人而言,熱情未必是最重要的。但對於一個想要以做戲來圓夢的在學學生,熱情比什麼都重要。如果你不去真誠地問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麼,相反地,如果你只是在迎合他人、遷就現實、逼自己不斷地妥協,那麼事後你會後悔自己曾走過這一遭。當你尚未踏入社會的時候,不妨多自我堅持一些,多理想化一些,這本來就是一個圓夢計畫,如果這戲做起來彆扭,題材連自己都無感,那就不叫圓夢,而是噩夢了。

我想起去年明倫高中話劇社的公演劇本River talk。它反映了高中生的生活與不滿,尤其難得的是,話說得很白,表達得很露骨;它以學生的立場批判了老師、學校以及置身的環境,同時也反省了自己。對它,我真的印象深刻。我看到了這些高中生的愛與痛(這二者往往是伴隨而來的),更重要的是,他們對於創作的題材有熱情。閱讀它的時候,完全可以感受到他們的溫度,冰的時候很冰,燙的時候很燙。對於讀劇的人而言,能看見創作者動了真情,實在是令人難忘的經驗。

我不知道學生聽完我的話之後會做怎樣的決定,也不知他們會選擇外勞、西藏或是其他的題材。總之仍是那句老話:先打動自己,才能打動觀眾。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