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8月15日

《一個人的旅行》:人物的再創造

2014年上半年,劇本《一個人的旅行》誕生,預定在201411/1411/16,在台北市牯嶺街小劇場演出三天四場。在此分享劇本的創作過程。這是第四篇:人物的再創造


前一回談到人物,想做一些補充。

人物的創造,是很有趣的過程(這是一句廢話);應該說,在寫劇本的過程中,決定劇中有哪些人,而他們又有什麼個性,是一件愉悅的事。因為此時的你是造物主,有權力創造劇中人的外在與內心。你是世界上最有權力的人──當然,離開劇本以後就不是了。

創造人物,有時會出現撞牆期:抓不到人物!人物不具體,好像沒有生命力,虛無飄渺的樣子。當人物尚未具體時,千萬別急著將其塞進故事架構中,就算最後故事寫出來了,人物也會被你給寫死。方法上,我通常以一天的作息設法讓劇中人變得具體一些,我想看看她/他是如何度過每個人都有的24小時。

以一名30多歲女性文字工作者為例。她以接案、寫稿為生,一個人住。她一天的作息如下(基於我的理解與想像):

07:00 鬧鐘響(鬧鐘放在她的床頭櫃,是一個用很久的便宜貨)

07:15 起床(她有賴床15分鐘的習慣)

07:30 如廁

08:00 早餐(冰箱收拾乾淨、擺放整齊──她有點潔癖)

08:20 刷牙洗臉(浴室物品的排放,有一定的次序)

08:30-11:30 工作時間(上網閱讀、蒐集資料、寫稿:一天中頭腦最清醒的3小時)

11:30-12:00 做家事(預備水果、泡一壺牛蒡茶)。

12:00-13:00 外出午餐(她喜歡出門散步)

13:00-17:00 工作時間(與客戶通Skype、校稿,並搭配零食,偶爾小睡半小時)

17:00-18:00 到附近的學校操場慢跑,雨天就上健身房的跑步機

18:00 回家洗澡

18:30-19:30 晚餐(愛吃麵,但有時以水果作為主食)

19:30-22:00 大半的時間花在寫長篇大論,點閱率卻不高的個人部落格

22:00-24:00 洗衣服、看 DVD、聽音樂、美容保養、進 Facebook、看 Youtube

24:00 就寢(視情況趕稿與熬夜)

一天平均睡7小時,容易入睡但多夢……

別小看瑣碎的流程,因為有些地方會開始吸引目光,讓你感到好奇。例如,她每晚10點以後開始聽的音樂,是哪種音樂類型?好,她聽的是古典樂,海頓、貝多芬、德布西……,由於她的接案收入還買不起高級音響,播放音樂的是一台使用多年的手提CD音響。她使用多年的東西並不只一件(她很可能是一個惜物、念舊之人),手機亦然。她只換過一次手機,沒用過iphone,不追求3C時髦產品,甚至不用手機上網,拍照的時候就用她那台數位相機──對了,它是在2006年買的,當時她正準備去旅行。一個人旅行。她經常一個人旅行。很多年來,她的生活都是一個人……

看到沒?這個人的生活、個性,就這樣子發展起來了。

舉一反三,每一段作息時間皆可這般探索,以進入人物的生命與性格中。透過這個過程,人物漸漸變得具體。雖然她的作息在劇情中未必用得上,但至少會建立起她的生活感,使她更人性化一些。

仍須強調一點,這只是我的方法,不一定適用於每個人。寫戲的人,還是得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創作方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