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4月25日

讀《The Children’s Hour》

1934年首演的美國劇本The Children’s Hour》至今讀來猶有值得玩味之處。一個在女校就讀的14歲女學生,指控兩位同為28歲的女教師 Karen 和 Martha 有同志情誼,引發軒然大波。由於難以見容於當時社會,導致她們走向毀滅之路。

女性劇作家 Lillian Hellman 寫下這個以女角為主的劇本。指控兩位女教師的小女生 Mary 是一個頑劣而經常感到不滿意的學生,有一次翹課被抓包而被 Karen 處罰以後,索性逃學回家,捏造謊言給她的祖母聽。她的祖母是個有錢有勢的女人,很寵愛寶貝孫女;起初不當一回事,後來愈聽愈信,便把謊言當作事實而傳播出去。一傳十十傳百,家長擔心又氣憤地衝去學校,將小孩接走,令創辦這所學校卻眼看就要倒閉的 Karen 和 Martha 急切地想查明誰是造謠者,於是衝進 Mary 的祖母家,但對質的結果並沒有澄清誤會。Mary 拉來另一個女同學證實自己所言不虛,因為她握有那位女同學的把柄,兩人一搭一唱再加上祖母的信誓旦旦,證明 Karen 和 Martha 就是!

七個月之後,時序從春天來到冬天。天氣漸漸變冷。包括法庭在內的所有人認定她們就是的情況下,Karen 和 Martha 走投無路,只能窩在學校,靜靜等待。只要一出門,立刻被他人指指點點,讓兩人抬不起頭。人言可畏,她們出門的時間愈來愈少,生活得愈來愈封閉。Karen 曾經論及婚嫁的男友,是一個心地善良、非常體貼的醫生,卻因這檔子事而使兩人關係生變。一直相信 Karen 的他在大家都說她們是的社會氛圍裡,很難讓自己不起疑。但,正是這點疑心,使兩人再也回不去那段單純、美好的舊情,於是黯然分手。

謊言和真實的關係是很微妙的。當謊言被傳播開來而成為眾人的信念,謊言就如同真實,Mary 的謊言即屬於此。而另一方面,Karen 的醫生男友想帶她遠走高飛,重新展開新的生活,但 Karen 發現男友的真情其實是另一種謊言,是在假裝可以跳過這檔事、絕口不提而自顧自的往前走下去。他已然無法像以前毫不保留的相信 Karen,卻不斷地說要帶她離開這裡,逃避自己內心真實的心聲。如果 Mary是在欺騙他人,那麼 Karen 的男友就是在欺騙自我。悲劇角色多少有些自我欺騙的特質。

還有更令人震驚的謊言/真實。在得知 Karen 和男友分手後,Martha 秘密的向 Karen 告白,不,應該說是愛的告白:她一直深愛著 Karen,如同大家以為的那樣。換言之,如果此時此刻的Martha是真情流露,那麼害慘她的謊言如今變成某種程度的真實,而她曾經矢口否認指控的堅定,眼下倒像是另一個謊言。這點,Karen 無法接受,指出 Martha 的自白與告白是在說謊。所有相信Martha曾經飽受流言攻擊而委屈的人(包括 Karen 和 Martha 自己),握著一點點殘剩的自我信任與價值感,一瞬間土崩瓦解了。

Martha 選擇了自殺。當今的讀者看到這一段戲,恐會覺得天哪,也太嚴重了吧!有必要嗎?」其實,在讀到之前兩人因同志情而導致身敗名裂時,也多少會出現「太誇張了吧,當時是什麼觀念呀」的情緒。但,讀劇的好習慣,是跟著劇作家走。既然劇作家將人物推向悲劇、故事推到極端,那就跟著繼續往下吧。(當然也要慶幸這個時代對於同志稍微友善一點了。)

最後一場戲,是 Mary 的祖母來訪。事實終於水落石出。Mary 坦承自己說謊,對於兩位老師的指控是子虛烏有的。一向以公正自詡的祖母帶著自責、懊惱、贖罪的心情,想挽回兩人的名聲,補償兩人的損失,但窗外是冰冷的天氣,眼前是冰冷的 Karen,還有一具不在眼前的遺體。在悲劇已然釀成而無法挽救之後,謊言/真實早纏繞成一團,難以理清,似也不需理清了。就讓人間的虛實真假,繼續這般虛實真假吧。

再見。這是送走祖母之後的 Karen 也是整齣戲的最後一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