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3月8日

《瘋狂年代》


《瘋狂年代》不是紀蔚然最好的作品。這話可能有兩方面的含意,第一,它不夠好;第二,它和紀蔚然的其他劇作相較之下顯得不夠好。在這兩種含意中,後者比前者更精確,因為紀蔚然除了和紀蔚然比,並不需要和別人一較高下。他是台灣劇場界公認的編劇大師,別人和他沒得比。

《瘋狂年代》說的是一個劇團尋找台灣精神的故事。某天,劇團的排練場走進一名不速之客趙亞薇,提議由劇團排一齣戲參加徵選,藉以登上國際舞台,只要劇團照她說的辦,她願意解決劇團的債務,作為交換條件。趙亞薇是團長阿浩的前女友,兩人過去曾一同混劇場,如今的她已搖身一變,成為電視圈的大姊大,混得有聲有色。由於她的提議令人感到穩賺不賠,於是團員各就各位,準備一齣具有台灣精神」的全新舞台劇。問題是:什麼是台灣精神?是立院的政客表演文化、電視台的本土劇、綜藝化的新聞、空洞的政論節目、抽象的藝術電影,還是檳榔西施?這場團長帶著團員所進行的「台灣追尋」,其實是一場台灣大眾文化與流行文化的追尋。

紀蔚然的劇本,人物總有語言僻」:對語言極度的敏感,毫不吝嗇的玩語言遊戲。在語言下足功夫的他在角色刻劃方面相形見絀,尤其是女角,明顯不如男角。在他筆下,女性角色的質與量皆有限,不如男性角色那般多樣與活靈活現。因此,紀蔚然的劇本女角不如男角,男角不如口角,這話並不是說他的劇中人經常發生口角,而是強調在他的劇本中,一定是最傑出的角色。

不難想像,劇本中的「口角」,便是對於大眾與流行文化的諧擬與嘲弄,將這些台灣符號修理一番。不過,長期觀察紀蔚然的譏諷挖苦與嬉笑怒罵,發現紀蔚然絕非單純地憎恨它們,而是又愛又恨。如果只看到紀蔚然的恨,而沒看到他的愛,恐怕很難理解紀式風格。或許應該解釋一下這個。這種愛並不是球迷對偶像甚至男人對情婦的愛,而是某種關愛」,一種非激情化的理性投入與持續關注。因此,紀蔚然對它們的批判,除了來自於他的厭惡,也來自於他的關愛,他會因為討厭而與它們保持距離,也會因為關愛而與它們的距離拉得近一些。他會鎖定它們,投入並思考它們,給予它們長期的注目,以他的理性來欣賞它們玩味它們。

劇終,團員們上演的這齣Made in Taiwan舞台劇,一不小心將Made in Taiwan」布幕變成了「Mad in Taiwan,一場在地製造頓時成了本土瘋狂。身為讀者讀到這裡,雖然無法確定在台北不久的未來(劇本的時空設定)會不會出現劇中所出現的種種怪象,但可以確定的是紀蔚然的語言技巧,無人能出其右。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