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2年5月17日

觀眾與讀劇

讀劇的人很少,去逛一趟誠品就知道了。一年沒多少新劇本出版,不是沒人寫,而是沒幾人買來讀;出版社不想賠本,不印也罷。有些電視劇本乾脆被改編為小說,讀小說的人比讀劇本的多。讀小說的已經夠小眾了,讀劇本的更是小小眾。

大部分的人是以觀眾的身分接觸劇本,例如進電影院看電影,進劇場看舞台劇,直接從眼前的作品窺見劇本。觀眾坐在觀眾席,看劇情如何編排,看人物怎樣刻劃,看完以後若能記住幾句不賴的台詞,就夠了。從劇本搬演之後的作品來感受劇本、閱讀劇本,相較於捧著硬梆梆的劇本還要花腦力去讀,感覺輕鬆也舒服多了。

看完戲,觀眾會有觀後感;有些會出乎創作者的意料之外,遠遠超過創作者的本意。每位觀眾的人生經驗與閱歷是不同的,例如一場夫妻吵架的戲,有些觀眾會覺得沒什麼,有些會連結自身的經驗,將某些其實不需要放大的地方放大來看,因而詮釋出與劇作者不同的觀點。觀眾的觀後感背離創作者的本意不是壞事,觀眾的過度詮釋也不是壞事,而且往往,觀眾會說出一些更有趣的見解,比創作者原先的設定更深刻。對創作者而言,觀後感是很好的回饋,這些回饋會刺激創作者更多的想法,甚至在下次創作的時候,寫出更好的內容。

2009年我寫《行動前夕的暖身》,公演後獲得一份觀後感,至今都覺得珍貴:

「在這部戲中,劇中人物的名字就是演員的本名或綽號,讓我真的覺得這是三個多年好友的對談。整部戲由阿美對著觀眾唱歌開始,研究所畢業卻沒有未來的方向,連歌唱比賽的窄門,都比努力找工作來得實際。失業率一再攀高,痛苦的不只是職員,連老闆都想跳樓。但職員想要的只是份固定的薪資,老闆想要的卻是更多再更多的金錢,就像那貪心的農夫無止盡地跑。故事中的農夫跑到掛點,現實中的老闆轉身和政府開會後,不再喊跳樓,變臉的速度就像政策的轉變一樣迅速。而政府美其名救經濟的政策,卻從裁員開始,似乎不管政府救不救經濟,小職員都注定沒資格談論經濟。這樣的政府該是怎樣的嘴臉?擺著低姿態的高高在上,流露出距離感的親民作風。請大家暢所欲言,卻只會說謝謝指教。可信度就像天氣預報一樣,有時候準,有時候不準,永遠打著降雨機率50%的安全牌,反正只要天天出門都帶傘,就不怕下雨,這樣我們還要氣象預報(政府)做什麼。答非所問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官員們卻能運用自如。最後無論如何都能來個結論,而且結論和會議的內容並不相關,只是再打一次官腔。」

這份觀後感與我原本的劇作構思是有出入的,但我覺得它寫得很好,甚至表達出我認為劇本沒能表達出的內容。有趣的是,當我重新讀它的時候,發現它雖然寫於2009年,但三年後的現在,它依然符合當前的社會現象。

它來自於一位敏感的觀眾,也時常提醒著我在當讀者或觀眾的時候,應保持敏銳與敏感。仍是那句老話,當我在讀劇或者身為觀眾的時候,我寧可自己是敏感的,也不要是無感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