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1年12月16日

劇本與人生(Part4)

《莎翁情史》將莎士比亞刻劃成一個需要靈感的劇作家。當時他身無分文,需要靠寫劇賺錢,偏偏毫無靈感,找上了心理諮商師。諮商師給他一個手鐲,指示他將手鐲為心愛的女人戴上,後來他將手鐲套上Rosaline的手,靈感湧了上來,便將第一版劇本名為 Romeo and Rosaline,可惜 Rosaline 背叛了他的愛情,跑去和別的男人上床。一氣之下,莎士比亞將劇本燒掉,所幸不久遇見 Viola,靈感才又活了過來。

為女主角取名 Viola 是別有用心的。劇終,莎士比亞與 Viola 分手在即,女王要求他不要再寫哭哭啼啼的悲劇了,下一齣必須寫喜劇:《第十二夜》。莎士比亞靈機一動,便將劇中女主角名字取為 Viola,為兩人的愛情作永恆的紀念。可見《莎翁情史》編劇,是從《第十二夜》的 Viola 獲得命名的靈感,先使 Viola 走進莎士比亞的生活,同時走進莎士比亞編織的《羅密歐與茱麗葉》,最後再離開莎士比亞,走出《羅密歐與茱麗葉》舞台,走進《第十二夜》,另一個莎士比亞以她為靈感的戲劇人生。

莎士比亞需要靈感,或者,給莎士比亞無窮靈感的Viola,其實都是《莎翁情史》編劇所想像與創造的。有人以為《莎翁情史》是莎士比亞當年生活的真實寫照,錯了。根據歷史學者的考證,莎士比亞的創作靈感多半來自於他人之作,換言之,莎士比亞不是原創大師,而是改編高手。歷史上,《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情節,並非出自莎士比亞原創;這個故事源自於一名義大利的小說家(現在終於知道為什麼故事場景發生在義大利的維洛納了),後來一位法國人將它予以補充,最後流傳到英國,被一個英國作家寫成一篇長詩。莎士比亞因為讀到這篇長詩,才化詩為劇,譜出了這段永恆的愛情。因此,《羅密歐與茱麗葉》未必與莎士比亞真實的愛情生活有關,但不容諱言的,劇中表達了他對於愛情的認識與領悟。

將《莎翁情史》視為歷史劇,可能會發現一堆與歷史不符的情形;它應是一齣以歷史為取材對象的愛情片。《莎翁情史》的編劇,推想莎士比亞需要愛情以獲得靈感,雖與歷史有落差,但無損於本劇的出色,而湊巧的是,莎士比亞所創作的歷史劇,也處處可見偏離史實的現象,因此,戲謔地說,莎士比亞應也不會反對後人這樣寫他和他的歷史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