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09年6月22日

讀《歐巴馬的夢想之路》7

歐巴馬尋根的終點是鄉下老家。他從城市奈洛比出發,坐一夜的火車到基蘇木,再坐五小時巴士到阿蘭戈——當地人稱「家的平方」(Home Squared)的鄉下老家。

以台灣打比方,如果有一位老家在南部鄉下的人上台北工作,他在台北有個家,那麼,南部鄉下的老家便稱為「家的平方」。

歐巴馬回到「家的平方」,打聽到更多關於祖父與父親的故事,他站在他們的墳前,以完成「生命的圓圈」來形容這場身世的追尋:

「我看到我爺爺站在他爸爸的小屋前,一個精瘦、面無表情的男孩,穿著大得可笑的褲子和沒有鈕釦的襯衫。我看著他的父親轉身背向著他,聽到他兄弟的笑聲。我感到他臉上發熱,四肢僵硬,心跳快速。當他轉身走上紅土路的時候,我知道他的生命已經完全踏上了不歸路。

他將在這塊荒涼的不毛之地重新開始。透過意志力,他從無到有白手起家,不再去想過去的事。然而,一個幾乎失明的老人,獨自坐在一個新蓋的小屋裡,我知道他仍能聽到身後父親和兄弟們的嘲笑聲,仍能聽到英國上校發音清脆的聲音,解釋琴酒中通寧水的正確比例。老人頸後的神經繃緊,怒氣沖天,他抓起柺杖擊碎所有的東西。直到最後,他力氣變弱,他意識到手中所有的力量、意志力、笑聲、責難聲都將比他長存。他癱坐在椅子裡,知道他活不過愚蠢的命運,他獨自等待死亡的到來。」

祖父之後,便是父親:

「畫面逐漸褪去,一個九歲男孩的形象取而代之,我父親。他又餓又累,抓著姐姐的手,尋找他失去的媽媽。饑餓殘忍地折磨著他,精疲力竭到了極點,他把唯一和母親相繫的照片丟掉,看著它消失,男孩開始大哭。他掙脫姊姊的手,他要回家,他大喊,他要回父親的家。然而他有了個新媽媽,他放縱自己遊戲人間,雖然他最後還是找回心靈的力量。」

歐巴馬認為,這是父親一生中牽絆最久的心理創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