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10月24日

《一個人的旅行》:風格

2014年上半年,劇本《一個人的旅行》誕生,預定在201411/1411/16,在台北市牯嶺街小劇場演出三天五場。在此分享劇本的創作過程。這是第九篇:風格

這齣戲的風格是什麼?寫實還是非寫實?

一聽到這個問題就頭大,但它是對方(包括演員、設計者、評論人)快速掌握一齣戲的切入點,就好比有人在形容某某戲時會說,戲走的是「自然風」、「繪本風」、「卡漫風」、「混搭風」……彷彿加了個「風」,戲的定位就能清楚,溝通起來也比較順暢。只是,大家對於同一種「風」的想像與感受會有所不同,正如「秋風」對於怕熱的人而言很涼爽,但怕冷的人會感受到寒意。因此,「戲走的是什麼風」往往引導出接下來的話題,開始釐清「你的風」和「我的風」有何異同。

《一個人的旅行》基本上是寫實風──這句話的重點不在於寫實風,而在於「基本上」。言外之意就是,劇中有「不那麼寫實」的地方,而除了「不那麼寫實」,實在找不出「貼切的形容」,同時也懷疑何謂「貼切的形容」。契訶夫不喜歡作品被劃分成數個創作階段並為各階段貼上標籤。布萊希特曾說「史詩劇場」才是寫實的,儘管批評家認為他和當時的寫實劇就是不一樣。而被馬丁艾斯林歸類為「荒謬劇場」的劇作家,並不以「荒謬」認定自己的劇本,相反地,他們普遍認為劇本是在反映真實。換言之,為戲劇的風格尋找「貼切的形容」未必盡如人意,至少真正的創作者不會心甘情願的認定自己只能屬於某一特定的風格。

換言之,為劇作貼上「寫實風格」、「史詩風格」、「荒謬風格」……從某種程度而言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它們或許能做到分門別類,以便於理解,明白這人與那人的相似與差異。布萊希特曾說:「不能因為鏡子的比例改變了,就說鏡子反映的不是真實。」風格的差異,其實正是創作者試圖改變「鏡子的比例」,只是有人花了許多力氣,來為不同比例的鏡子命名。

學生看完課堂上播放的電影版《羅密歐與朱麗葉》,對於滿口莎劇台詞的演員感到奇怪,認為穿著時髦的現代人說著「古時候的話」,很不真實。聽到這些說法不禁莞爾,沒想到這些在上課時偷用最新款手機的年輕學子們,在想法上竟是如此古板;按照這種說法,莎劇在十七世紀以後就可以不必搬演了。這段小故事意在強調,莎劇雖有莎劇的風格,但並非一成不變,而正因它是動態的,是變化的,才使它歷久彌新。不需要抱定莎劇風格「應是什麼樣子」而否定實驗它的可能,限定它的創新與發展。

兜了半天,只有一句話:看過以後才知道《一個人的旅行》是什麼風格,而那些分類、標籤、寫實、非寫實……等等,終究只是某種說法,僅供參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