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政壇上的「第三勢力」?
綠黨的潘翰聲秘書長說,每當媒體上出現「藍綠對決」,他就覺得不是滋味,因為「綠」明明是綠黨的黨名,指的卻不是綠黨。
這足以說明在兩大黨以外,其他勢力難為小的政治現實——連名號上的使用都由不得自主。
然而,台灣又亟需「第三勢力」,因為兩大黨一個太壞,一個太爛,於是明年初的立委選舉出現了N勢力,每個勢力都想在「單一選區兩票制」中殺出血路,希望選民能將選票——至少將第二張「政黨票」——投給自己,成為兩大黨無法輕視的「第三勢力」。
不過,N勢力們可曾想過,如此大量投入參選,對於「第三勢力」的成形、成材、成器,究竟是助力還是阻力?
從一方面而言,他們會各自搶到賭爛兩大黨的選票,但另一方面,他們是彼此的競爭者,相互爭食,打死不退,爭到最後打到最後,票源會不會分散?一旦分散,獲利最大的不會是這些只搶到幾席零頭的個別勢力,反而是那巴不得消滅其他黨派的兩大黨,如此一來,這些各懷理想抱負的N勢力不但沒有造就「第三」,反而間接幫大黨坐大,令「第三」愈受擠壓,愈益困頓。這便是N勢力的弔詭所在:想與兩大黨分庭抗禮的初衷,最後成為兩黨愈大的幫凶。
問題是:「第三勢力」的票源如何不分散?如何集中,又要集中給誰?有沒有合作的機會,合縱的可能?這是包括我在內所有支持「第三勢力」的選民必須關注的,雖然,我並不樂觀。
這便是走平地的艱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