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6年2月28日

新學期第一堂課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又來到了新學期的第一堂課。記得念大學時一位教心理學的老師曾說:「如果一位老師開學第一堂不提前下課、非要上完一整節的話,那他/她一定不懂得學生的心理。」說完看了看手錶也看了看全班,就宣布下課了。當時真的很佩服這位心理學老師如此懂學生的心理,但多年後自己當了老師,忽然發現這根本是老師個人不想上課而「賴」給學生的藉口。雖然學生在開學第一堂課還在「冬眠」或者正從冬眠的狀態中甦醒,但如果老師願意當個「大鬧鐘」並在開學的第一堂課大聲響起將學生喚醒,學生便會試圖趕走渾身的慵懶與困乏,將原本提前下課的期待拋到一旁,好好打量眼前這位不讓人酣睡的老師是何方神聖。換言之,學生會跟著老師走。學生會配合老師。學生會適應老師。一般而言,這是學生的心理。

劇本創作課一向是小班教學,師生之間有更多互動的機會。在第一堂課,我通常請同學自介並說明選課動機。這時會聽見各式各樣的說法。有人喜歡戲劇,有人愛看電影,還有人是為了湊學分,才會選這門課。一般而言,課名起了關鍵的作用。如同為劇本取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劇名,當課名看起來有趣、有吸引力,學生便想一探究竟。本學期的課名為「劇本創作實務」,如果將此六字拆成三段而每段各兩字,那麼有人是為了「劇本」、有人是為了與創意相關的「創作」,也有人是衝著與理論對立的「實務」而來。總之,課名會影響學生的初步認知,形塑著他們對於這堂課的想像。

選課動機之後,我先為課程定位,說明課名中的「劇本」二字指的是「舞台劇劇本」而非影視。近年由於想拍電視、電影、微電影的學生愈來愈多,也想把劇本寫好,便鎖定了這堂課。但,我會強調這堂課所創作出的劇本,是為了搬演於劇場而非其他。部分學生感覺自己的想像破滅而選擇離開,但也有人選擇留下。留下的原因是看中了戲劇的一般通性以及不分影視與劇場所共有的創作原則,例如性格鮮明的角色、扣人心弦的故事、深刻雋永的台詞,換言之,戲劇的種類何其多,這些元素却是殊途同歸。隨著教學經驗與日俱增,我漸漸發覺,與其說學生們看出了戲劇的共通性而選擇留下,不如說是他們決定了要留下,才以這些共通性作為理由,讓自己的留下顯得更有說服力。簡單說,在他們的心底:「不管怎樣,我就是要上這堂課啦!」

接著,我請學生們回想曾經讀過的劇本。普遍的現象依然如故:觀賞的舞台劇或電影,永遠比閱讀過的劇本要多,而且多很多。一般而言,大家沒有閱讀劇本的習慣,多半是欣賞了一件成品而間接地領會出它的劇本有多好或多爛。還有的人從未看過舞台劇甚至沒看過電影,對於戲劇的認識與觀念,來自於網路短劇與微電影(某些作品在我看來只是營利公司的形象廣告)。聽過一輪之後,我歸納出一點:在閱讀劇本、創作劇本方面,學生是白紙一張。這時,我便設法先替全班稍稍惡補一下「戲劇概論」,建立他們對於戲劇的基本認知,不然,劇本創作課真的很難上。我要求他們回家仔細閱讀莎劇《羅密歐與茱麗葉》,把這齣戲認真地從頭到尾讀N(N視個別的用功程度而定),試著用自己的方法梳理出整齣戲的結構。我半開玩笑半嚴肅道:「如果你們上了這堂課但我沒介紹這齣戲讓你們讀,這個消息一旦傳了出去,人家不會罵你們而是會罵我這個做老師的實在有夠混。」

接著,我請這些劇本寫作經驗有限的學生們分享自己寫過什麼,例如散文、小說、詩詞等等。其中一位很特別,以上他全沒寫過,但他會在一些特別的日子裡以手寫信寄給高中同學與好友。我不得不說,能夠在一群「滑世代」中聽到「手寫信」,實在令人耳目一新。除了鼓勵他繼續保持這個「良好習慣」(這句話脫口而出以後頓時意識到自身的價值偏好),也建議他不如將寫好的信影印一份,替自己留念與保存。因為,一旦時間過了再回頭去看,每一封寄出的信在傳情的同時,也記載著生活的體驗、生命的歷程、字跡的模樣、心智的轉變,對於創作者與創作本身,都是很好的養分與素材。想要創作,先要懂得身邊無一事小,須處處留心。

至此,第一堂課的三小時便告一段落。對,沒有提前下課。嗯,不懂學生心理。甚至,還出了第一份作業要求全班下週準時繳交以免被扣分。學生會發現眼前的「大鬧鐘」很吵、很硬,最好不要隨隨便便、敷衍了事,最好收起散漫的心理,迎接創作的挑戰。沒錯,這就對了。開學的第一堂,下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