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06年4月1日

先知的夢靨

《噴嚏魅影》告一段落,現正排五月的《先知大廈》。和先知導演工作了兩次,覺得最大的挑戰在於對劇場及表演基本認知的歧見,一種似是難以化解的歧見。只能說,既然當初糊裡糊塗答應了要演,便盡演員的本分,盡力演好。不過,這恐會影響我在年底《高加索灰闌記》的選角態度上愈趨於謹慎與保守,因為我強烈感到,如果在導演與演員對於表演沒有共識的前提下又安排演員在一個不適任的角色中,那麼帶給演出者甚至觀眾的將是一場夢靨。

4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喔天哪
您說的完全地深得我心
現在排戲只是盡責任的夢魘
還有不停地說服自己
有磨合的過程才是作戲最重要的事
還有身為演員的榮譽

我也是不停地在人多吵雜的空間裡去思索
自己下一次該怎麼樣避免類似錯誤
什麼才是戲劇的重點和關鍵
畢竟觀眾看不到過程
看到的還是那個擺攤在舞台上的結果

創作者呢?

Messenger 提到...

Dear 婉婉,

是的,觀眾如果沒有看到那個結果,往往不會管創作者的過程是如何如何,所以我覺得好演員,既要在創作過程中奮發,又要想辦法求得那個結果。畢竟這是很現實的問題。

導演有導演的考量,因為導演看的是整體,演員與導演對立不見得是壞事,也可以是助力,因為演員說不定能因而自己摸索出更多的東西,所以我覺得好演員,既能做到導演要的,又能說服自己,找到在舞台上自處的方式。

這就是我想要努力的目標,雖然可能做不到,但會努力去做。提供你參考,我們一起努力吧,加油!

匿名 提到...

怕舞台
導演可以讓一個演員對舞台失去信心
也可以讓他在台上驕傲昂首像隻被寵壞的孔雀

從導演的角度來說
演員是面對"整體"的工具之ㄧ
但是演員是人
不是一首歌或一束光

你說的很好
這樣的衝突不一定是壞事
思考的進程還要往前
往前往前再往前
感謝你的鼓勵

Messenger 提到...

不客氣,婉婉。我記得以前聽過一句話:當演員要有三分自卑,三分自戀,四分自覺,這樣才能真正當一個演員,三者缺一不可呢!而且,太自卑太自戀太自覺,或者不夠自卑不夠自戀不夠自覺,都不是件好事喔。